某区林地采石情况调研报告
某区林地采石情况调研报告 某区林地采石情况调研报告 ××区林地采石情况调研 ××区总体地质条件较好,采石业的兴旺对我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大量开矿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采矿过程中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每当暴雨来临出现山体滑坡,暴雨带着泥沙冲积再次破坏植被,山上冲下的石屑、石块,严重威胁到村民生活、生产,对周边的交通安全也构成威胁。承流带走的土块、石屑,沉积湖底河流后影响湖河的蓄水调洪能力,同时采矿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没有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处理,导致 “三废 ”污染当地生态环境,长此以往,矿山开发的经济效益将无法弥补生态恢复的资金需要,效益与生态俱将破坏。无序掠夺性开采 行为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已受到我区广泛关注。 一、林地采石现状 经过调查统计:我区采石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引起了挖损及石漠化 2 类生态破坏。挖损总破坏面积 顷,石漠化 顷。其中生产矿中挖损破坏 顷;闭坑矿中挖损破坏 顷、土地退化 顷。 ㈠林地采石面积与分布情况 我区矿业开采企业在发展高峰时达到 300 余家,经过几次清理整顿,截止到 20底,全区矿产企业有 39 个联合体合计 125 家,年产量 368 吨。 全区采石开采涉及开采面积 ,其中有林地面积 8100 亩,灌木林地面积 ,无立木林地 ,其他土地 。采石主要集中在 ××、 ××、 ××、 ××、 ××、 ××,相对比较少的乡镇是 ××、 ××、 ××、 ××。采石分布的范围、面积分别是: ××街 ,涉及 7 座山体; ××,涉及 5 座山体; ××,涉及 2 座山体; ××街 ,涉及 6 座山体; ××2703 亩,涉及 18 座山体; ××街 ,涉及 24 座山体; ××街 及 27 座山体; ××镇 ,涉及 2 座山体; ×× ,涉及 3 座山体; ××及 2 座山体; ××街 ,涉及 8 座山体; ××镇 ,涉及 3 座山体; ××及 8 座山体。 ㈡已停采的面积、分布情况 停采情况比较好的乡镇为 ××、 ××、 ××。 通过几次的整顿和矿区的分布调研,历年呈不断减少趋势,到 20底,全区已停采的面积 ,分布在 75 座山体。分别是: ××街 ,涉及 4 座山体; ××,涉及 2 座山体; ××街 ,涉及 6 座山体; ××,涉及 10 座山体; ××街 ,涉及 15 座山体; ××街 ,涉及 19 座山体; ××镇 ,涉及 2 座山体; ××及 2 座山体; ××,涉及 1 座山体; ××街 ,涉及 3 座山体; ××镇 及 2 座山体; ××,涉及 4 座山体。 ㈢正在开采的面积、分布情况 正在开采地集中在 ××、 ××、 ××。 截止到 20底,正在开采的面积 ,分布在 43 座山体、 12 个乡镇。其具体分布为:分别是: ××街 ,涉及 3 座山体; ××,涉及 5 座山体; ××,涉及 8 座山体; ××街 ,涉及 9 座山体; ××街 ,涉及 8 座山体; ××及 1 座山体; ××,涉及 1 座山体; ××街 ,涉及 5 座山体; ××,涉及 1 座山体; ××,涉及 4 座山体。 ㈣林地临时征战用审批情况 我区林地临时征占用审批严格按国家林业局印发的《占用征用林地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要求办理。临时征占用林地时效为一年,对每家采石单位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20办理临时征占用林地手续的采石企业 31 家,目前已有 7 家截止,另有 24 家到 今年 6 月 31 日截止。 二、林地采石治理情况 由于长期无序掠夺性开采,已形成采石迹地面积 17235 亩,其中造成重度破坏面积 2150 亩,中度破坏面积 12383 亩,轻度破坏面积 2712 亩。为了遏制林地采石,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一方面从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方面入手,加强对采石单位的控制和管理,加大对采石厂秩序的整治力度;另一方面,多次组织专门人员对采石破坏山体进行调研,精心规划山林扶绿、森林植被规划,林业局于 20 5 月组织进行了 ××区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调查,制定了 ××区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方案( 主要目的与任务是查明矿区基本情况、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矿区开发引起的森林植被与生态破坏问题及危害种类、面积、分布状况;调查与评价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模式、恢复成本及效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汇总、 某区林地采石情况调研报告第 2 页 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测算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提出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以及建议。),为下步开展生态修复奠定基础。另外,配合 ××区对乌龙权环境大气污染破坏综合治理,制定了《 ××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规划》。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虽然 已经多次调研制定森林植被恢复方案,但是就目前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存在以下的二个问题: ㈠采石场的管理需要多部门联动。 林业部门对矿区的森林植被恢复有管理权利,但是对采石厂管理必须依靠区政府,多部门互动协调,对于生态破坏严重的企业必须引起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该类企业的生态破坏导致的森林植被恢复已经远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让政府牵头,科学合理有序关停这类企业。 ㈡矿区恢复植被难。 一方面是技术上,废弃矿区一般土壤稀少、没有水土保持功能、岩石分布广泛、坡度大,不具备植被生长的必备条件,如何治理大片 的废弃矿区将是个很大问题,需要引进比较成功的分阶段治理、分不同坡度、分不同条件的山体扶绿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资金上,在矿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植被恢复,需要的资金是一般地段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采矿企业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远远无法弥补植被恢复的需要,如何筹措资金将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工作建议及进一步打算 ㈠保护环境,进一步加大对采石企业的管理。 采石企业采石行为必须在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的管理下有序进行。区政府制定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科学利用资源方案,协调多部门联合管理,采取多样措施,对于现阶段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给予坚决的关停;对于不注重保护环境、生态破坏未予治理的企业给予处罚和限制,将保护环境、植被恢复的工作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㈡恢复生态,进一步加快矿区生态修复的步伐。 制定科学可行的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规划,加快综合治理进行生态修复的步伐。要采取生态和非生态治理的方式分年度实施。虽然需要巨额资金,但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资金的筹措采取多元化投入。一是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项目资金;二是由采石企业交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三是把一部分不可逆转的采石迹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将拍卖土地的资金用于恢复植被 。 ××区林业局 二oo八三月二十九日